词条 | 声声慢 |
释义 | 声声慢 词牌。宋人晁补之所作此词,名〔胜胜慢〕;贺铸所作此调,名〔寒松叹〕、〔凤求凰〕;吴文英所作此调,名〔人在楼上〕;蒋捷所作此调赋秋声,俱用“声”字收韵,名〔声声慢〕。慢,慢曲,萌于中唐,大盛于两宋。《词谱》云:“柳永、周邦彦作慢词,又与令词截然不同,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张炎《词源》以为,慢曲每片8拍。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宋人多填平韵,《词谱》列举8体,首为晁补之词(朱门深掩),双调,共99字,上片9句、4平韵、49字,下片8句、4平韵、50字。仄韵6体,以李清照词(寻寻觅觅)最为世传诵。其词双调97字,上片9句、5仄韵、49字,下片8句、5仄韵、48字。清人万树《词律》称李词“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 张展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62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