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成相
释义
成相

《荀子》篇名。系荀卿采用当时民间说唱文艺形式而创作的政治抒情诗。“相”是一种古代乐器,又叫“拊”。据郑玄说,“以韦(牛皮)为之,装之以糠,形如小鼓,所以节乐。”(《尚书·皋陶谟注》)奏乐唱歌时,击相以为歌声节拍,有如现代说大鼓书时击小鼓以为演唱者伴奏。原用于庙堂雅乐,后来流入民间,徒歌无乐,击物以为节拍也叫“相”,如春米人结合杵声唱歌即是。《礼记·曲礼》说:“邻有丧,舂不相。”进而演变,那些只有简单节拍的民间歌辞便叫“成相辞”。“成”是击、奏的意思。这种民间文艺形式,秦汉间颇为流行。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秦墓的竹简中有8首韵文,形式与《荀子·成相》完全相同。《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成相杂辞》1 1篇,惜已失传。荀子《成相》篇由56节组成,每节皆为5句,句式皆为三、三、七、四、七。除第四句外,句句押韵。如:“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请成相”是开场词,犹如后世说快板之第一句“打竹板”。“请布基”用于转折时。一些地方还采用有如现代说唱文艺中常见的首尾相重的顶针式。这种形式有如今之“莲花落”、“渔鼓词”。从内容推测,《成相》可能作于荀卿晚年,政治上不得志,理想和抱负无法实现,满腹牢骚,一腔忧愤,都借助于这种通俗文艺形式来表达。全诗分3大段。第一段说明为政之本在辨贤奸,隆礼明法。用贤则治,用谗则乱。第二段引举正反历史经验,痛陈是非反易,贤奸倒置为害之烈。第三段正面阐述其一系列政治主张。全诗一气呵成,说理直接鲜明,抒情深沉激切,举引事例20多个,具体而又警策。文辞质朴,不加雕饰,音节铿锵,不用语气词而有一唱三叹之致。这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在先秦独树一帜。

谭家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899-190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