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北京乡土文学派
释义
北京乡土文学派

当代文学流派。新时期由北京作家刘绍棠提出并以其创作为代表,包括浩然、锦云等作家及其创作的一个新的文学流派,也称“新乡土小说派”。这个流派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乡土写实文学”流派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本世纪20年代初,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下,中国文坛出现了一批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表现乡土生活的的作品,如许钦文的《石宕》、《鼻涕阿二》,蹇先艾的《盐巴客》、《在贵州道上》,王鲁彦的《黄金》、《野火》,台静农的《地之子》,废名的《竹林的故事》,许杰的《惨雾》等,并形成了一个颇有声势的“乡土写实派”。他们的创作在推动农村题材和农民形象进入中国现代文学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前后,不少作家以描写乡土风情为己任,创作了一些烩炙人口的乡土文学作品。80年代,刘绍棠倡议“建立北京的乡土文学”。他阐述自己的主张说:“土生土长所形成的土性,也就是我的经历和教养决定了我是命人,是个土著作家,只能写土气的作品。土气的作品,我称之为乡土文学。乡土文学在我的心目中,就是要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学的民族风格,保持和发扬强烈的中国气派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描写农民的历史和时代的命运。”他本人从50年代开始长期致力于“北京乡土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出版了《青枝绿叶》、《运河的桨声》、《蛾眉》、《瓜棚柳巷》、《鱼菱风景》、《烟村四五家》、《蒲柳人家》、《地火》、《春草》、《狼烟》等长、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善于把时代的风云、世事的变迁同农民的命运、农村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把农民的政治意识、阶级觉悟同他们的扶危济困、侠肝义胆的传统性格结合起来,显示出燕赵之地纯厚的民风人情,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美学追求和田园牧歌式的艺术风格。他成为新时期有代表性的北京乡土文学作家。“北京乡土文学”作家中还有浩然以及中、青年作家锦云等。浩然的《喜鹊登枝》、《山水情》、《男婚女嫁》、《艳阳天》、《浮云》、《苍生》等长、中、短篇小说,着意描写普通农民美好、高尚的心灵,生活气息浓郁,乡土特色鲜明,语言朴素清新。锦云同王毅合作创作的中篇小说《笨人王老大》等,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普通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表现了农民的坎坷命运和新时期所带来的转机,富有乡土文学的韵味。“北京乡土文学”作为 一个文学流派尚需 一个成熟的过程。

缪俊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465-146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