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包待制陈州粜米 |
释义 | 包待制陈州粜米 元杂剧剧本。简名《陈州粜米》。末本。撰人姓名不详。剧叙陈州大旱,范仲淹奉旨与众大臣商议,派两员清廉的官员前去开仓粜米。刘衙内保荐其子小衙内与女婿杨金吾前往,并带着钦锡紫金锤,以整治“刁顽”的百姓。刘衙内暗中吩咐2人,抬高米价一倍,米里掺泥、粃糠,小斗量米,大秤称银,若有议论,由他在朝中撑腰。小衙内和杨金吾到陈州后果然照此办理,大肆贪污,残害百姓。农民张古去买来,见状据理力争,被小衙内用紫金锤打死,临死前嘱其子小𢠳古去京师告状。刘、杨两人在陈州贪赃枉法一事败露,众大臣公议让包拯去陈州查办,并以皇帝的名义敕赐势剑金牌。给他先斩后奏的权力。包拯私访陈州,路遇妓女王粉莲,亲自替她牵驴,从她口中得知刘、杨的罪行。至陈州后,包拯审清此案,将杨金吾斩首,教小𢠳古用紫金锤打死小衙内,为父报仇,然后又将小𢠳古关在牢内。恰刘衙内为救儿子、女婿讨得皇帝的赦书来,因上面写明“只赦活的,不赦死的”,刚好救了小𢠳古。 此剧虽借用宋代人物,但一般认为是反映元代现实。剧本在讽刺、暴露中又穿插了喜剧性安排,刻画人物生动鲜明,剧情发展富于波澜,曲、白都很生动。现代论者对此剧评价较高。关于此剧的作者,曹本《录鬼簿》在陆登善条下注有《开仓籴米》剧目,有人认为即是此剧,但尚无实据。另,宋元南戏也有《陈州粜米》,今不存。今存主要版本有《元曲选》本。 石晓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4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