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愁城记
释义
愁城记

现代4幕话剧。夏衍著。作于1940年春末至仲冬。初载1941年3月《小剧场》第6期。后经作者修订,同年5月由上海剧场艺术出版社初版,内收《一个旅人的独白——〈愁城记〉代序》1篇,记述该剧的写作经过,并回顾作者抗战头三年的生活和剧作。1942年8月桂林文献出版社根据初版本重排,内收田汉《序〈愁城记〉》1篇,介绍夏衍抗战后辗转流离、艰苦战斗的历程和该剧的主题。1984年10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初版的《夏衍剧作集》(第1卷)收入此剧。

作者曾说:《愁城记》系“有感于现代知识青年中的确还存在着‘小圈子’倾向”,“决以孤岛上的知识青年为题材”,“写一个文化青年由小圈子断然跳到大圈子去。”(《序〈愁城记〉》)剧本以1937年夏至1940年春为背景,写女知识青年赵婉和新婚丈夫林孟平,投奔在上海经营米店的祖父,幻想在“很龌龊”、“很痛苦”的世界之外,独善其身,建立一个“和平、天真、纯洁的小圈子”。不料她的祖父“八一三”那天遇炸身亡,叔父赵福泉千方百计霸占巨额遗产,把他们赶出家门。赵婉寻找职业无着,孟平的画稿又不名一文,在贫困煎熬中,他们不得已听任掮客何晋芳的摆布,希望在侥幸中获得一笔遗产。但因赵福泉从事投机买卖破产自杀,他们的希望也随之破灭。最后在好友、革命者李彦云帮助下,赵婉夫妇抛弃小家庭的幻想,跳出个人小圈子,奔往别一个世界。《愁城记》是夏衍抗战初期取材于上海的第三部剧作。田汉称它和《一年间》、《心防》是“一联优秀的现代剧”(《序〈愁城记〉》)。周恩来认为该剧确有许多独到之处,即“创造人物的深刻性,时代特点的把握和色彩明快,似淡而深”(张颖《重看〈上海屋檐下〉的联想》)。该剧1941年5月首演于上海。

庄浩然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99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