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天民
释义
刘天民1486—1541

明代诗文作家。字希尹,号函山。历城(山东济南)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除户部主事。谏南巡,受笞阙下。改吏部,谏大礼,又受笞。后历文选郎中,调知寿州。累迁河南按察副使,改四川,以计典罢归。著有《函山集》10卷。他性好吟咏,留意风雅,诗作虽不尽合辙,但还是有些较好作品。其诗多怨情,联系他因两次直谏而受笞的身世,对其《杂诗》中“臣主不两遇,千古流酸辛,贾谊客长沙,公孙据平津”的议论,会有深一层的体会。其《漳河》诗从“云寒不离水、腾作漳河雾。葭菼税严霜,苍茫未能渡。斥卤际广野,望之回积素”的景象中生发出对历史发展的沉思,读来有一种苍茫凝重之感。但其诗总的说来是怨而不怒,无甚慷慨激昂之辞,成就不算太高。王士禛《渔洋诗话》曾将他与边贡诗作相比,认为:“刘希尹及与边华泉相倡和,古选在华泉之上、五言近体,精深华妙,远不逮边矣。”陈田《明诗纪事》认为“渔洋谓古选在华泉之上,亦乡曲之言耳”。实际上,刘天民无论古选、还是近体,都难与边贡比美。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7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