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丢了名字的孩子 |
释义 | 丢了名字的孩子 当代儿童小说。韩迺寅著。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9月出版。小说描写一个原名“小松”的孩子,由于妈妈总是叫他“宝贝”,他的真名便逐渐丢失。小松在妈妈的溺爱下,不仅变得任性、虚荣,还学会了吸烟、喝酒。在学校迟到、旷课、打架,在校外受一些流氓的诱惑,参与他们的偷窃活动,终于逐步滑向犯罪的道路。最后,经过工读学校的教育,他才逐步认识自己的错误,重新变成一个好孩子,恢复了自己真正的名字。小说以小松的失足告诫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溺爱不是爱。对孩子从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才是真正的爱。小说还提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维教育的问题,引人深思。小说对小松妈妈的形象刻画真实、生动,有广泛的教育意义。 王新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00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