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麻革 |
释义 | 麻革 金代文学家。字信之,号贻溪先生。临晋(山西临猗县西)人。与张宇、陈赓、陈庚、房皞、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谦7人并称为河汾诸老。其父麻秉彝仕金为兵部侍郎。麻革长侍其父,东游至洛,遂避地为家。正大年中,隐居于内乡山中。后为太学生,甚有文名。金亡后,隐居不出,曾自雁门逾代岭之北,留滞居延。元太宗十一年(1239)就试武川,归道浑源,访刘祁,登龙山绝顶,并写下颇有名的《游龙山记》。后隐居中条而终。麻革生逢金元交替之时,家境清苦贫寒,其为人“弊屣功名”,“剧谈豪放”。他写的诗被称为卓卓可传。为文长于写景。曹之谦称他是:“浊酒数杯遗世虑,清诗千首傲侯封。”(《河汾诸老诗集》卷8)房祺在《河汾诸老诗集后序》中说:“麻贻溪与元老诗学无慊,古文出其右,公言也。”其诗,《河汾诸老诗集》卷1今存1卷。《全金诗》(《四库全书》本)卷54存诗36首。《归潜志》卷13另存有他的《游龙山记》一文。 段海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47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