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垓下歌
释义
垓下歌

秦末诗歌。项羽作。此诗见于《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项籍传》。《乐府诗集》收入“琴曲歌辞”,题为《力拔山操》。秦末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最终兵败,退守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被刘邦会同各路兵马围困,陷入绝境。据《史记·项羽本记》载,汉五年(前202)十二月,项羽兵困垓下后,粮草已尽,汉军用张良之计,在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兵将以为汉军已占领全部楚地,人心溃散,纷纷逃走。项羽面对美人虞姬和乌骓骏马,“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垓下歌》采用楚歌体的形式,句中多楚歌特有的语气助词“兮”。其辞声情并茂,慷慨悲壮,充分表现了项羽特有的性格和英雄末路之状。另据《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载,虞姬所和的歌辞为:“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但前人已疑此辞系出于依托。

石晓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13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22: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