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下的春天 |
释义 | 地下的春天 当代话剧剧本。颂扬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2月出版。3幕5场。该剧曾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中国煤矿文工团、黑龙江话剧团等演出并获好评。1956年3月参加了第 一届全国话剧会演。作品反映煤矿工人沸腾的生活和在劳动中遇到的矛盾。采煤班长白连玉考虑到工人劳动繁重,决心克服困难,试制截煤机。他依靠党组织,依靠群众,刻苦学习理论、钻研技术。而另一名班长孟庆元曾是多年的劳动模范,他一心想保荣誉,忌妒白连玉,发泄私愤,处处设置障碍。验收员王泉因为个人搞对象,与白连玉争风吃醋,乃至发展到违法乱纪,伙同孟庆元往煤里掺石头,虚报产量。最后,白连玉的试验获得成功,孟庆元、王泉等人受到了惩罚,干部们也经受了考验。作者在《后记》中说:“我的笔不仅要写出集体事业与个人主义的斗争,更重要的是要告诉给千百万关心煤矿的人们——阴湿的地下怎样变成了春天的! 矿井里有阳光!” 魏守忠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9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