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东坡全集
释义
东坡全集

宋代诗文别集。115卷。苏轼著。其弟苏辙为苏轼所作墓志铭称:“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追和之者几遍,凡四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所载同此,但另增《应诏集》10卷合为一编,即世之所称《东坡七集》。《宋史·艺文志》载《前后集》70卷、奏议15卷、补遗3卷、《南征集》1卷、词1卷、南省说书1卷、《应诏集》10卷、内外制13卷、别集46卷、《黄州集》2卷、续集2卷、和陶诗4卷、《北归集》6卷、《儋耳手泽》1卷及王宗稷编年谱1卷。不仅卷数与墓志铭不合,而且名目较丛碎。苏轼集在宋代已有多种版本,后世其集风行海内,传刻日多而紊乱愈甚。在纷繁的各本中,依其体例大概可分为2类:一类属分集编订,不过是因苏轼原集原目稍作增益而已。《直斋书录解题》卷17所谓“杭本”、“蜀本”即属此类。另一类系分类合编,陈鹄《耆旧续闻》所称居世英刊《东坡全集》即为始创其例者,其后依此例编刻苏集者甚多。清初蔡世英据旧刻重订刊印《东坡全集》通行于世,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即据以录入。

其书115卷中,前32卷为诗、辞(9首)及琴操(1首),其中31、32两卷,录《和陶诗》135首。以下各卷分别收入赋、叙、记、传、论、制策、策略、策别、策断、策问、南省说书、奏议、表状、书、尺牍、碑文、墓志铭、行状、祭文、哀词、易解、评史、书后、书事、赞、铭、颂、箴、疏、青词、疏文、祝文、偈、杂文、拟作、志林、外制、内制、春帖子词、致语、口号等各类著作。书首依次载乾隆皇帝作《苏轼御书颂论》、《读苏轼范增论》,苏峤序、敕文、凡例、本传、苏辙作墓志铭、年谱。

苏轼诗今存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且命意新颖。其中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其诗奔放灵动,奇趣横生,想象丰富,才思泉涌,艺术上堪称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奇观。其格调流丽圆转,诗风近于白居易、刘禹锡,而在古今各体之中;尤长于古体和七言。苏轼词今存340余首,他突破了词必香软的樊篱,开拓了题材领域。清人刘熙载《艺概》称其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以作诗的豪迈气势和雄健笔力写词,形成劲健顿挫,激昂排宕的豪放词风。除了“大江东去”之类壮丽词作外,也有的词作疏旷奇逸,清新隽秀,或婉媚缠绵,表现出多样化的风彩。苏轼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论文雄辨有力,继承了战国纵横家散文的传统;其叙事纪游散文往往即地兴感,借景寓理,艺术成就尤高。

本集除《四库全书》本之外,尚有明刻本传世,明刻本除正文115卷,目录亦编为7卷。题名为《东坡全集》的,除115卷本,明代并有多种75卷本传世,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茅维尚刻有《东坡先生全集》75卷;明末文盛堂刻有《东坡先生全集》75卷、并附刻有谭元春选《东坡诗选》12卷;明末金阊宝翰楼刻有陈明卿订正的《东坡先生全集》75卷;明龚羽明世锦堂刻有陈仁锡评的《东坡先生全集》75卷。75卷本入清后不大通行。

于盛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37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