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闽中新乐府
释义
闽中新乐府

近代诗集。1卷。林纾著。光绪二十三年(1897)十一月福州刻本,线装1册。卷首有林纾《自序》。诗集收诗29题32首,即《国仇》、《渴睡汉》、《五石弓》、《村先生》、《兴女学》、《小脚妇》三首、《饿隶》、《獭驱鱼》、《关上虎》、《破烂衫》、《郁罗台》、《谋生难》、《落花》、《杀人不见血》、《检历日》、《生骷髅》、《棠梨花》、《水无情》、《非命》、《跳神》、《哀长官》、《郭老兵》、《灶下叹》、《冰为山》、《知名士》、《番客来》、《灯草翁》、《肥和尚》、《百忍堂》二首。作者《自序》说:“儿童初学,骤语以六经之旨,茫然当不一觉。其默诵经文,力图强记,则悟性转窒,故入人以歌诀为至。闻欧西之兴,亦多以歌诀感人者。闲中读白香山讽谕诗,课少子,日仿其体作乐府一篇,经月得三十二篇。”可见这一组诗是作者有鉴于旧的启蒙教材之艰深,又受到白居易乐府诗和西欧教材之影响而作,其旨在于使儿童易学易记,以期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加之当时作者的思想较为进步,因而这一组诗在内容方面相当积极。或揭露官绅的腐败,同情人民的疾苦;或谴责列强的侵略,痛陈祖国的危亡;或反对封建陋习和弊政,提倡改良风俗和变法维新,如反对妇女缠足,主张兴办女学,反对八股考试,主张改良教育等。这些思想与当时的进步潮流完全一致,是林纾作品中最积极的部分。又由于这些诗是写给儿童看的,所以作者力求通俗易懂,语言接近于口语。如《村先生》说:“我意启蒙首歌诀,眼前道理说明豁:论月须辨无嫦娥,论鬼须辨无阎罗。勿令腐气入头脑,知识先开方有造。解得人情物理精,从容易入圣贤道。今日国仇似海深,复仇须教儿童心。”足见这组诗既是作者改良旧式教育的一种尝试,也是近代诗史中别开生面之作。

王杏根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0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