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裴子野
释义
裴子野469—530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曾祖裴松之,祖裴骃,均为刘宋著名史学家。裴子野继承家业,少好学,善属文。仕齐为武陵王国左常侍,江夏王参军。入梁,除安成王参军,迁兼廷尉正。天监二年(503)迁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裴子野精通刘宋历史,常欲继承曾祖裴松之先业续修何承天《宋史》。及齐永明中,沈约所撰《宋书》既行,裴子野乃删撰为《宋略》20卷,叙事评论多中肯綮,沈约见而自叹“弗逮”。当时名士萧琛、傅昭、周舍等也都推重他。后来吏部尚书徐勉闻其有史才,荐之于梁武帝,以为著作郎,掌国史及起居注。不久又兼中书通事舍人,掌中书诏诰。当朝符檄,多出其手。大通元年(527)转鸿胪卿,领步兵校尉。3年后死于任上。

裴子野所撰《宋略》已散佚,但《宋略·总论》赖《文苑英华》收录得以保存下来。此文纵论刘宋兴亡,叙述简明,明白晓畅。他文风尚古,不为绮靡丽艳之词,与当时的文体大异其趣。如《喻虏檄文》笔力遒劲,颇有秦汉遗风。所以梁武帝评价他“其形虽弱,其文甚壮”(见《梁书·裴子野传》)。他也曾著《雕虫论》,对当时兴浮志弱、“巧而不要,隐而不深”的文风进行批评,可见他的理论与创作是表里一致的。他追求的正是一种典雅朴质的风格。其诗今存3首,《咏雹》诗较可诵。

裴子野著述颇丰,除《宋略》外,还有《集注丧服》、《续裴氏家传》、《众僧传》、《百官九品》、《方国使图》等多种著作,均已佚。据《梁书·裴子野传》,原有文集20卷,但《隋书·经籍志》著录只有14卷。此集今亦佚。其佚存诗文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4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