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悲愤诗
释义
悲愤诗

东汉诗歌作品。蔡琰作。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传》。共2篇:一为五言诗体,一为骚体。据蔡琰本传记载,汉献帝兴平(194—195)中,天下大乱,蔡琰被南匈奴军掳获,被左贤王占为己有,被迫在匈奴度过12年,并生有2子。曹操素与其父蔡邕友善,于建安十二年(207)派遣使者赴匈奴,持金璧赎回了蔡琰。蔡琰回到中原后,重嫁给屯田都尉董祀。“后感伤离乱,追怀悲愤,作诗二章”。也就是说,《悲愤诗》是蔡琰追怀那段苦难历程的诗章。一般认为五言《悲愤诗》是其代表作。全诗分3大段。第1段叙述汉末大乱和自己被掳经过;第2段写身处匈奴的痛苦生活和被赎回时的情景;末段写归汉途中以及回到故乡后的亲身感受。全诗融叙事与抒情于一体,字字血泪,声声有情,通篇贯注着强烈的悲愤意绪,风格深沉而凝重。它是中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篇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是对汉末社会动乱的真实写照,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气象,在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于骚体《悲愤诗》,虽亦同见于《后汉书》蔡琰本传,但所述情节,多与蔡琰生平不符,所以不少学者认为是假托之作。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70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