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魏了翁 |
释义 | 魏了翁1178—1237 宋代作家、学者。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少时乡里称为神童。年15,著《韩愈论》,已有作者之风。庆元五年(1199)进士,授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国子正、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知嘉定府。以丁父忧解官,筑室白鹤山下,授徒讲学,学者称“鹤山先生”。后起知汉州,累至资政殿大学士,参知政事。卒,谥文靖,累赠秦国公。《宋史》入《儒林传》。著作有《鹤山大全集》109卷,《九经要义》263卷,以及《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魏了翁主要是一个学者,其于文学不太擅长。《四库全书总目》评《鹤山大全集》说:“南宋之衰,学派变为门户,诗派变为江湖,了翁容与其间,独以穷经学古,自为一家。”“所作醇正有法,而纡徐宕折,出乎自然,绝不染江湖游士叫嚣狂诞之风,亦不染讲学诸儒空疏拘腐之病。在南宋中叶,可谓翛然于流俗外矣。”以今视之,可谓平正有余,而新警不足;诗文皆可读,而不足以名家。七律《题谢耕道一犁春雨图》,写画意风情,颇善描摩;末联且能跳出画面,有潇洒出尘之意。七绝《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末2句寄兴高远,颇为人传诵,是《鹤山集》中难得的佳作。 张仲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7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