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葛一虹
释义
葛一虹1913—

现代戏剧家、翻译家。笔名黄芜茵。上海嘉定县人。自少爱好文艺,在家乡上完小学后,赴沪就读于南洋中学,毕业后入私立大同大学攻读自然科学。但在大学读书时即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和中国戏剧作家联谊会,组织剧团,自编救亡戏剧到上海郊区演出。曾与章泯一起主编《新演剧》杂志。1936年出版译著《苏联艺术讲话》一书(与田鲁共译)。抗战爆发后,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戏剧界抗战协会,任文协候补理事和监事。后参加战地访问团在中条山一带从事抗战工作。其间作有多幕剧《红樱枪》。1939年赴重庆,任《中苏文化》常务编委兼《文学月报》编委。出版译著有《马克思论文学》及苏联名剧《带枪的人》。在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中,写有代表论争中一种重要观点的论文《关于民族形式问题》和《鲁迅与民族形式》。1941年皖南事变后曾去香港,返回重庆后任中苏文协研究会副主任。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主持中苏文协分会的工作,并主持天下出版社。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先后担任《戏剧报》、《戏剧论丛》编委,戏剧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后又到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持工作。1978年被选为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尚著有《战时戏剧论》,译著《生命在呼唤》、《作家与社会》、《歌颂列宁的戏剧三部曲》;与戈宝权合译的有《高尔基》、《高尔基传》、《普希金画传》等。另主编《中国话剧通论》。

严景煦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646-564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