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骆驼1 |
释义 | 骆驼1 当代诗歌。郭沫若著。初载1956年10月14日《北京日报》。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2月出版的作者的诗集《骆驼集》时,诗后注明写作时间为1956年9月17日。作者在该诗集的《前记》中说:“其中有一首《骆驼》,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诗,因而名之为《骆驼集》。”这首短诗共32行,分5段。诗开头展现出广阔沙漠中移动着的骆驼的高大身影:“骆驼,你沙漠的船,/你,有生命的山!”正是这骆驼,昂首天外,导引着旅行者在黑暗中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当暴风雨袭来时,它抵挡着,渡过艰难,给旅行者以温暖、生命和信念。春风吹醒了绿洲,芳草如茵,甘泉清冽,椰枣累累,人们象粉蝶翩跹步入优美的梦境:无边的沙漠变成碧波万倾的良田。但人们要警惕呵,看那璀灿的火云已在天边弥漫,威胁仍在眼前,因此,“长征不会有/歇脚的一天”,纵使走到天尽头,天外也还有乐园。诗最后跃入现代:“骆驼,你星际火箭,/你有生命的导弹!”它给予旅行者“以天样的大胆”,导引着人们永远向前。这首诗思想深邃,想象丰富,意境开阔,而且形式严整,语言洗炼,节奏明快,首尾照映,艺术上很完整。象征着真理和力量的“骆驼”这一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唐弢认为《骆驼》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诗歌创作上新的探索的开始”。他说:“通过生活里不断革命、继续革命的现实要求,诗篇处处洋溢着作者思想深处迸发出来的辩征唯物主义的火花。并以个人特有的丰富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歌颂了昂首天外的骆驼,要求它象火箭,象导弹,永远率领旅行者向前,向前。郭老在这里表现了高度的信心,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诗人,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该诗被收入中国作家协会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8月出版的1956年《诗选》等多种诗选本。 何火任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646-464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