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郁离子
释义
郁离子

元末笔记。2卷。元末明初刘基撰。徐一夔《郁离子序》曾说明该笔记意旨:“《郁离子》者,诚意伯刘公在元季时所著之书也。”“郁离者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离子》。其书总为十卷,分为十八章,散为一百九十五条,多或千言,少或百字,其言详于正己、慎微、修纪、远利、尚诚、量敌、审势、用贤、治民,本乎仁义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概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也。”

该书基本上每条叙一事,说明一个道理,行文中多用寓言形式。如“冯妇救火”条,是说东瓯多火灾,国人咸苦之,但他们“火”与“虎”不分,听说晋国冯妇善博虎,就不分青红皂白将其迎入国内,尊为上客。“明日,市有火,国人奔告冯妇,冯妇攘臂从国人出,求虎弗得。火迫于宫肆,国人拥冯妇以趋火,灼而死。”这实是说明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专长问题,但运用故事说明道理,生动形象,发人深思。又如“虎貙”条,是说若石对虎有警惕,“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宵则振铎以望,植棘树墉,坎山谷以守”,所以“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旦虎死,若石对与虎有同样威力的貙则丧失警惕,因而被貙“爪之弊”。作者通过这比喻,感慨若石“知一而不知二”,也耐人寻味。刘基写作该书,有意学习先秦诸子的笔法,语言古奥、峭利。

该书版本较多。明代有成化元年(1470)刊《诚意伯文集》本,正德十四年(1519)重刊《诚意伯文成公文集》本,嘉靖三十五年(1556)樊氏《重编诚意伯文集》本,嘉靖年间刻《郁离子》单行本等。清代有雍正八年(1730)补刻本,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8月出版了魏建猷、萧善芗的校点本。该校点本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以成化本作对校,同时参校以正德本、嘉靖单行本及隆庆本等几种本子。此本共182条,分上下2卷,上卷92条,下卷90条,与徐一夔序及《四库全书总目》说的195条并不一致。

殷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64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