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邾经
释义
邾经

元明之间曲家。字仲谊(一作仲义),号观梦道人,又号西清居士,其姓或误作朱。海陵(江苏泰州)人;或云陇右人。无名氏《录鬼簿续编》有邾经传,并说“所作乐府,特其余事”。邾经长期寓于杭州,并屡客于苏、松间,故自号“鹤巢”或“借巢”。为人旷达,早年应元朝科举,中乡贡进士并曾任学官。入明,于洪武四年(1371)为浙江考试官,“权衡允当,士林称之”。与杨维桢、王逢、贝琼、徐一夔等名流有交往,并受到时论的推重,以博学多闻、于人慎许可见称。洪武十一年赴南京,就养于其子邾畋。邾畋,字启文,亦曾列名于《录鬼簿续编》。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中说:邾经诗曾辑入明代沐昂编的《沧海遗珠》,“盖明初徙滇者”。总之,其晚年景况不佳。邾经多才多艺,精书法、善琴操,长于隐语。有《观梦集》等曾行于世,今皆不存。作杂剧4种,仅《玉娇春》、《死葬鸳鸯冢》有佚曲尚存。《全元散曲》收其小令一首。诗概见于《沧海遗珠》等书。邾经还曾为夏庭芝《青楼集》作序,是研究元曲史的重要资料。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771-377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