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透明的红萝卜
释义
透明的红萝卜

当代中、短小说集。莫言著。作家出版社1986年3月出版。“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之一。收作者1981年至1985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共12篇:《民间音乐》、《售棉大路》、《春夜雨霏霏》、《黑沙滩》、《三匹马》、《透明的红萝卜》、《大风》、《枯河》、《秋水》、《老枪》、《白狗秋千架》、《球状闪电》。李陀为《序》,略谓:作为出身于农民的作家,莫言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又有很强的“写物图貌”的写实才能,但是他的许多作品却并不以写实为特色,而着力于“意象的营造”。“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强调情景交融、心物同一。李陀认为,莫言从《民间音乐》开始,已经透露了他不满足写实而致力于某种意象营造的消息。1984年,他写出了中篇《透明的红萝卜》,路子已经非常明确。接着又连续发表了《白狗秋千》、《枯河》、《金发婴儿》、《球状闪电》等,这就成为引起评论界和读者广泛重视的文学现象了。莫言的创作实践证明:“将中国传统美学中‘意象’这一美学因素加以改造,使其和现代小说的构成元素相融合,就有着十分广阔的前途”(《序》)。《透明的红萝卜》以“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为背景,描写兴修水利工地上发生的故事。被队长派到工地上去当小工的黑孩,是个孱弱、沉默、带有神话色彩的村童。他看到的阳光是蓝色的;他可以听到头发丝落的声响;他能用手抓热铁,铁在手掌心发出象知了叫一样滋啦滋啦的声音;夜晚的红萝卜在他的眼里竟变得晶莹透明,里面还流动着活泼的银色的液体……。作者正是通过这个审美媒体,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以及人们生存方式、情感方式中某些亚原始色彩。

史燮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863-486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