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近百年来的中国文艺思潮
释义
近百年来的中国文艺思潮

近代文学论著。吴文祺著。连载于1940年至1941年《学林》第1辑至第3辑。全文共六部分。一为导论。简述近百年文艺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论述的纲目。二为古文的余波——桐城派与《文选》派。概述桐城派的由来、文学主张和古文创作,以及近代文人对它的评论。着重论述桐城派与《文选》派文学主张的不同,《文选》派对桐城派的排斥,《文选》派的影响。三为戊戌变法与文学改良运动。首叙文学改良运动的起因;次述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文学改革者改革散文、提倡小说、革新诗歌的成绩;再论文学改革者倡导输入西学和变文言为白话的主张。其结论是:“可见新文学的胎,早孕育于戊戌政变以后,逐渐发展,逐渐生长,至‘五四’时期而始呱呱堕地。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等,不过是接产的医生罢了。”四为王国维的文学批评。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后,王国维是“能接受外来的新说,对中国文学作深入的研究与精密的整理者。”而他的文学批评,“是戊戌的文学运动前进一步的路标”。王国维论词时提出“境界”说,评《红楼梦》时“往往据叔本华之说立论”,开始了“以西洋文学原理来研究中国文学”,“使中国的文学批评,摆脱了旧的牢笼,而走上了新的途径”。五为民族革命者章炳麟的文学主张。文章说:“章炳麟在近代文学史上,实在是一个承先启后的人物,若仅以他为古文学的结束人物,未免是皮相之谈。”因为“他的修辞立诚,力去浮夸的主张,为他的弟子钱玄同攻击‘肉麻词藻’、‘垃圾典故’之所本;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中也提出了‘立诚的写实文学’的名目”。“钱玄同作《尝试集序》,刘半农《驳王敬轩书》,都发挥章氏之说。”六为五四运动与文学革命。文章以为“文学革命运动的发端远在五四以前。但是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文学革命的潮流方普及到全国”。所以本文将“五四”后的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也视为近代文艺思潮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沟通“五四”后文学革命的发展与它之前的文学改革的紧密联系。

牛仰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044-304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