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达备之歌
释义
达备之歌

壮族抒情长诗。五言腰脚韵勒脚体。流传于广西上林、马山、忻城、都安等地壮族民间。这首长达432行的抒情诗,是壮族妇女蒙达备用自己的血和泪编写而成,将悲、苦、怨溶于一体的诗篇。达备原系广西马山拉荒乡弄亡屯蒙家的独生女,后嫁到上林古逢乡板黑村黄家。达备受聘订婚时,蒙、黄两家还算门当户对,后来达备父亲病故,蒙家逐渐衰落。这时,黄家本想退掉这门亲事,向蒙家索回聘金彩礼,只因蒙家无力如数赔退,黄家只得权当买下一个长工使女,接达备过门,以待来日再将她转手卖出。达备嫁到黄家,农活家务一人担当,但仍受到黄家族人讥讽凌辱。达备念及在外读书的丈夫对她感情尚好,所以一直忍气吞声委屈求全,企望婆家回心转意,家庭和睦。然而其婆家不仅毫无收敛,且故意制造事端,设计诬陷,并买通讼棍,逼迫她写下卖身契约。趁着待价而沽之际,达备回到娘家暂住一段,这期间,她将自己的遭遇编唱成歌,由其房族蒙保秀用壮语土俗字记录下来。

长诗在说明了编唱目的后,即层次井然地把蒙、黄两家订亲及达备婚后遭受婆家虐待的苦情,历历在目地叙述:达备嫁到黄家后,“料理公婆胜过我的亲妈妈”,还要“耕管百多箩谷的田地”,每天从田里回到家,又得“挑水做饭把猪喂”,夜里还要“舂米到鸡啼四、五更”。而公婆无事生端指桑骂槐向她射冷箭,每到煮饭炒菜总要到灶边假装帮添柴暗中进行监视。对此种种达备都“酸苦辣的话头和着眼泪吞下肚”。后来又诬告达备偷糯粑,逼迫达备转卖他人。面对严峻的生活现实,达备终于迸发出“纵做叫化子也不嫁进富家门”的悲愤呼喊。

1956年4月曾原根据曾祖父传给他的手抄本翻译的《达备之歌》(共342行),辑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壮族文学史编辑室编印的《壮族民间歌谣资料》第1集。广西人民出版社文艺丛刊《叠彩》1979年第1期发表了农冠品的整理本。广西民族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韦克全的壮文本。

韦阳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893-189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