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韦丰华
释义
韦丰华1821—1905

近代壮族诗人,学者。字剑城,号明山散人。祖籍武缘(广西武鸣)。韦丰华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韦有纲于嘉庆十二年(1808)中举,先后授永州学政,兴安教谕。其父韦天宝年青时就读于桂林秀峰书院,嘉庆十四年(1810)中举,嘉庆二十五年曾经任贵州巡抚的贺藕耕推荐,掌代州(今山西代县)斗山书院山长,次年登进士第,以知县用,分发四川。惜赴任四川留住成都时猝然病逝,享年35岁。其父韦天宝笃于理学,为人正直,深为乡里所重,史志称其“向义日勇,文章日丽”,声誉虽高,但传世诗文甚少,韦丰华为之编定《存悔堂遗集》。韦丰华虽有家学传统,但功名仕途却不似父辈顺利。 11岁时,县令慈士衡招入县署教读,后受业于黄麟圃,不久奉母命就读于桂林秀峰书院,得其父亲同仁黄春庭山长等器重。5年后应试遂列优等廪补,咸丰十年(1861)拔贡。是时太平天国及遍及岭峤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韦丰华不仅“人多附贼独守正”,且集练卫团,力为筹集军需,并亲率团练围剿起义农民。太平天国南京内讧后,冀王石达开率部碾转打回广西,咸丰十年石达开部两次转战经过思恩府,韦丰华率团随知府于武缘通宾州要道伏击太平军,农民起义被扑灭后,地方平静,韦丰华转而致力科举,但进京应试,落第潦倒而归。至此家庭经济拮据,债台高筑,为生活计而从事教书生涯,历时30载。先设教于琴泉(丰华故里)义学凡10余年,又任岑山书院主讲、山长10余年,后掌阳明书院8年,至80岁,方辞馆归家。著有《今是山房吟草》,存诗数百首;《今是山房吟余琐记》5卷,以粤西地方文化艺术为主,间及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和地方掌故,随得随录,保存了许多宝贵资料。韦丰华长期生活在乡村小镇,耳闻目睹形形色色的人情世态,接触各类人物,加之生活经历丰富,惯于理智思考,善于抓住重要现象,故写出许多揭露黑暗社会生活现实、同情民间疾苦的诗篇,如《宾阳即目书感》、《诣郡途中即事》等,但他的许多反映农民起义的诗,表现了强烈的阶级偏见和敌对立场。

罗伟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73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3: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