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志摩的诗
释义
志摩的诗

现代新诗集。徐志摩著。中华书局1925年8月初版(线装本,自费印行)。收新诗55首。新月书店1928年8月出版,收新诗41首;删去了线装本中的《留别日本》、《自然与人生》、《地中海》、《东山小曲》、《一小幅的穷乐图》、《雷峰塔》、《青年曲》、《一家古怪的店铺》、《哀曼殊裴儿》、《一个祈祷》、《默境》、《月下待杜鹃不来》、《希望的埋葬》、《冢中的岁月》、《康桥,再会罢》,并将《沙扬娜拉》1至17节删除,仅存第18节;增加了一首《恋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8月北京第1版,据线装本重印,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从书之一。

《志摩的诗》以歌颂和追求理想与爱情为中心,曲折地反映了“五四”精神。《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托物言志,情绪欢快,志向奋进。《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表示了要冲破现实的牢笼,从荆棘和冰雹里闯出一条路来的决心:“去到那理想的天庭——/恋爱,欢欣,自由——辞别了人间,永远!”《为要寻一个明星》、《我有一个恋爱》、《无题》等,同样充满青春的活力,积极进取,纵使地球消泯,摘取天上晶莹的明星的意向永不变。《灰色的人生》、《先生!先生!》、《叫化活该》、《谁知道》、《盖上几张油纸》、《太平景象》、《一条金色的光痕》、《一小幅的穷乐图》、《毒药》、《婴儿》等诗篇视野广阔,同情下层人民的贫苦生活和遭遇,抨击黑暗,呼唤光明。诗人也写淡淡的哀愁,追忆逝去的爱情,叹息时光短暂,如《落叶小唱》、《为谁》、《夜半松风》、《在那山道旁》等。诗集中,《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去罢》、《天国的消息》、《五老峰》等,赞美涅槃,追求解脱,寄情于山水,流连于寺庙,有不满现实的因素,但比较消极。诗人对诗体作了多种尝试,诗集中有典型的自由诗,也有格律诗(如《去罢》、《为要寻一个明星》、《月下待杜鹃不来》),有《沙扬娜拉》、《沪杭车中》那样的抒情短诗,也有《毒药》、《白旗》、《婴儿》那样的散文诗。他是闻一多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实践者。如《沙扬娜拉》最后一首:“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描摹体态,传达心声,抑扬顿挫。《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这鼓一声,钟一声,磬一声,木鱼声,佛号一声……”,“这一声佛号,一声钟,一声鼓,一声木鱼,一声磬……”,声声入耳,幽远静穆。沈从文评论说:“以洪流的生命,作无往不及的悬注,文字游泳在星光里,永远流动不息,与一切音籁的综合,乃成为自然的音乐。一切的动,一切的静,青天,白水,一声佛号,一声钟,冲突与和谐,庄严与悲惨,作者是无不以一颗青春的心,去鉴赏,感受”(《论徐志摩的诗》)。

张大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624-262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