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路大荒
释义
路大荒1895—1972

现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原名路鸿藻,字笠生,别署路爱范、大荒山人等。山东淄博人。7岁时读私塾。在塾师影响下,逐渐对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产生了浓厚兴趣。辛亥革命后曾在本地和北京求学。30年代初主持淄川民众教育馆工作,并担任淄川县立中学书法教员。此时开始搜集研究蒲氏著作和汉魏碑刻,并陆续在上海《申报》、天津《大公报》、《国闻周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933年由日本东京文求堂出版了《磨难曲注释》。1936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聊斋全集》,包括蒲松龄的诗、文、词、曲以及他编撰的《蒲松龄年谱》。抗战期间辗转于北京、济南等地,靠鬻书卖字为生,并继续搜求古籍和文物。抗战结束后应邀至山东省图书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任该馆研究员、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副馆长等职。1951年被聘为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投身于山东省重点名胜古迹的考察整理工作。

1962年,路大荒将自己毕生所研究辑存的蒲氏著作和所著《蒲松龄年谱》整理成《蒲松龄集》,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该书包括聊斋文集、诗集、词集、俚曲等共120余万字,是目前蒲松龄著作规模最大、最完整的诗文全集,为研究蒲松龄及其著作提供了便利,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路大荒还发表有《蒲松龄先生遗著补考》、《聊斋全集中的醒世姻缘与鼓词集的作者问题》、《蒲松龄的南游诗草介绍》等论文多篇。

旭初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97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