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聊斋志异的幻梦世界
释义
聊斋志异的幻梦世界

古代小说研究论著。郭玉雯著。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初版。本书共分6章。第一章《绪论》,涉及写神话的基础与律则,大部分采纳了卡西勒的观点。第一节写《聊斋志异》与中国神话传统的关系,《聊斋志异》可谓集中国短篇神话故事之大成。第二节写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的背景,包括个人因素与时代因素。第二章《他界的定义、观念与类型》,第一节依历史时空与非历史时空划分此界(即现实世界)与他界(即超现实世界)。第二节写中国神话传统中已发展出来的3种他界观念与类型,包括冥界、仙乡与妖境。第三章《聊斋志异中的他界故事之一——冥界游》先总论《聊斋志异》中3种他界类型故事,再从冥界故事讨论起。分第一节“入冥”,第二节“过程及其意义”,第三节“出冥”。作者指出,聊斋的幽冥世界,其社会组织,伦理结构及思想形式均模仿现实世界。同时入冥者,永远有着人的质素,所渲染的冥界永远是人的世界。第四章《聊斋志异中的他界故事之二——他乡游》,也是依结构将仙乡游故事分第一节“入乡”,第二节“过程及其意义”,第三节“出乡及仙乡的消失”3部分来讨论。聊斋中的仙乡故事,其仙乡造型,即承乐园的传统,佈景美丽,描绘精刻。第五章《聊斋志异中的他界故事之三——妖境游》写他界故事中的妖境游,分4节:第一节“妖境之出现”,第二节“妖与主角之造型”,第三节“主角入妖境之历程及其象征意义”,第四节“妖境之消失”。在第三、四、五各章讨论过程中,作者用到结构主义、神话分析、心理分析、历史研究等批评方法,以把握每个他界故事的主题与结构。第六章结论,综合探讨他界故事的结构问题与文类问题。作者指出:聊斋中的他界故事所呈现的他界类型全属“幻设世界”。不过,作者在虚与实之间保持一种张力,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可以说,聊斋的他界故事是介于小说、神话、史传之间的“文类”。书末附《参考书目》。

何贵初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07-520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