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赖和
释义
赖和1894—1943

现代作家。笔名有懒云、甫三、安都生等。台湾省彰化人。1914年毕业于当时台湾的最高学府——台北医学校。1917年,他到厦门,在博爱医院工作。当时,大陆正处于“五四”运动前夕,祖国的新思潮给他以很大的影响。1919年回到台湾,他在故乡彰化开设赖和诊所,一面行医,一面参加台湾人民的抗日爱国运动。1921年10月,台湾文化协会(日本帝国主义占据时期台湾非武力抗日民族运动三大主力之一)召开成立大会时,他被选为理事。赖和是从旧诗词的写作开始他的文学活动的。从1922年起,他就在《台湾杂志》和《台湾民报》发表旧诗词,表达他的强烈的民族意识。1924年末,由在北京受过“五四”文学革命洗礼的张我军发起,展开了新旧文学的论战。赖和站在新文学这一边,积极参加了这场论战。不过,赖和还是通过创作实践使他成为台湾地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的。1925年8月,他在《台湾民报》发表的散文《无题》,是他用白话文写的第一篇作品。1926年1月,发表在《台湾民报》上的《斗闹热》,是他的第一篇小说,也是台湾新文学最早的短篇小说之一。赖和一直是一个职业医生。他的诊所每天几乎接待上百名患者。他身穿台湾服,举动质朴而有礼,谈话更是谦逊而得体,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人们尊称他为“和仔先”。正是通过给患者诊病,他有机会接触台湾的穷苦人民,了解他们的疾苦。他一面行医,一面写作,还兼任《台湾民报》文艺栏的编辑工作。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台湾,赖和终其一生有两个很突出的特点:一是始终穿着中国传统的民族服装;一是一直坚持用中文写作。1923、1941年,赖和曾两度被捕入狱。1943年1月31日,因心脏病而逝世。他的作品,小说有《斗闹热》、《一杆“称仔”》、《不如意的过年》、《蛇先生》、《雕古董》、《棋盘边》、《辱?!》、《浪漫外纪》、《可怜她死了》、《归家》、《丰作》、《善讼人的故事》、《赴了春宴回来》;此外,还有许多随笔、杂文、新诗以及旧诗词等。1979年,由李南衡主编,台湾明潭出版社出版了《赖和先生全集》。

张葆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915-591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7: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