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华先 |
释义 | 罗华先 布依族叙事长诗。流传于贵州省贵定、惠水、平塘一带布依族民间。1903年冬,贵定犀头岩教堂的外国传教士与当地官绅狼狈为奸,欺压百姓,激起当地布依族群众无经愤慨。1906年,布依族群众领袖罗法先提出“联汉灭洋”、“反清灭洋”口号,聚众起义,捣毁教堂,严惩官绅,痛击前来围剿的官兵,后来在一次与官兵的激战中不幸中炮牺牲,起义遭到失败。长诗即以罗法先起义这一历史真实事件为素材,以起义领袖罗法先为原型创作的。长诗叙述的是法国传教士在云雾山下打着“传教”的幌子,勾结官绅,霸占土地,修建教堂,搜刮民财,调戏妇女,无恶不作,当地布依群众无不恨之入骨。布依族群众领袖罗华先组织群众上省城告状,结果有理无处讲。于是他召集四方民众,捣毁教堂,赶跑教士。清廷闻亡,即派兵前来镇压。罗华先率领队伍奋起反抗,用土炮打退官兵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后因弹药物资缺乏,寡不敌众,最终被俘而壮烈牺牲。长诗故事的梗概,见田兵等编写,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年12月《布依族文学史》初版。 傅漪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731-373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