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
释义 |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宋文别集选注本。60卷。苏轼撰,郎晔选注。凡选苏轼各体文章421题、484篇。郎氏注释不仅注重解说文中的典故出处,同时也对作者事迹以及文章涉及到的事实、人物等予以笺证。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郎晔将此注本表进,经宋光宗赵惇作序赞,并颁特赠苏轼太师制后刊行。 此书卷1、卷2为赋,辑入前、后《赤壁赋》等14篇作品;卷3为南省讲三传十事,系关于《春秋》三传的对义;卷4至卷8为进论,其中除《中庸论》、《大臣论》之外,全是历史人物论;卷9至卷14亦为论。唯未经进呈御览,其中包括政论、史论、人物论;卷15至卷23为进策、策、策问;卷24为上宋神宗《万言书》;卷25、卷26为表;卷27、卷28为启;卷29至卷36为奏议;卷37、卷38为内制,系任翰林学士时代皇帝起草的诏令批答;卷39为外制,内容为官员封拜的诏令;卷40为书状,均系代笔之作;卷41到卷47为书;卷48至卷54为记,辑入《喜雨亭记》、《放鹤亭记》等36篇;卷55为碑文5篇;卷56为叙12篇;卷57为迩英进读8篇、杂说21篇;卷58为拟作2篇;卷59为铭5篇、赞8篇;卷60为杂著15篇。另外,卷首有宋光宗赵惇序赞、《苏文忠公赠太师制》以及历述苏轼生平的《东坡先生言行。》 此书是苏轼文集中最早的一个注本,前人认为考核甚精,堪与施宿注苏轼诗(《施注苏诗》)相颉颃。宋光宗序称苏轼文章“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至是而大成矣”。北京图书馆藏有此书宋刊本,曾经田炤跋并录岛田重礼题识,惜已残缺,仅存32卷。《四部丛刊》初编影印乌程张氏、南海潘氏合藏宋刊本。其中卷41至卷45阙,以明代成化本补入白文。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四部丛刊》影印本重印,用罗氏蟫隐庐本、宝华盒刊七集本、大全集本互校断句,分2册出版。 于盛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82-408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