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谭嗣同
释义
谭嗣同1865—1898

近代诗文家。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少从欧阳中鹄学,通剑术,好任侠。光绪十年(1884)入新疆巡抚刘锦棠幕。曾漫游西北、东南诸省。中日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算学馆,并遍历北京、上海、南京,吸收新学知识。二十二年(1896)入资为候补知府,候缺南京,开始写作《仁学》。二十三年(1897)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同年八月因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荐,应召入京,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变法维新。九月慈禧发动政变,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自幼博览群籍,兼习新学。在哲学上提出“以太”为世界物质本源的学说,尖锐批判封建专制及其纲常名教,热情宣扬民主与科学,呼喊“冲决网罗”(《仁学》),变法救亡,开维新风气之先,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其激进思想和献身精神,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亦产生过强烈影响。在文学上则诗文兼长,富于爱国精神和浪漫情思。其诗感情真挚,格调雄健,“独辟新界而渊含古声”(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散文内容深厚,辞激气盛,行文骈散杂糅,句法谨严整洁。又能积极倡导文学革新。尝试“新学之诗”,实为近代诗体变革之始;鼓吹“报章文体”,亦开晚清文体解放之先声。其著作辑为《东海褰冥氏三十以前旧学四种》,而以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的《谭嗣同全集》(增订本)收录最为完备。

龚喜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97-619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