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语丝派
释义
语丝派

现代文学流派。文化界对《语丝》周刊同仁的泛称。1924年创刊《语丝》时,列为撰稿人的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钱玄同等16人。他们没有制定严密的组织章程,发布统一的宗旨,思想见解和文学观点也不尽一致。《语丝》的《发刊词》表示,它创办的目的是要“冲破一点中国的生活和思想的昏浊停滞的空气”,发表“简短的感想和批评”,“兼采文艺创作以及关于文学美术和一般思想的介绍与研究”及学术论文。实际上,《语丝》中占重要地位和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是杂感、短评和随笔。作家们运用这些轻便形式,在反对封建文化思想、支持学生运动、声讨帝国主义侵略屠杀行径、揭露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等一系列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鲁迅《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的主导趋向。为中国现代杂感、随笔的健康发展和走向繁荣,作出了有益贡献。语丝派成员思想倾向的不同,20年代中期已很明显。当时,周作人、林语堂主张“费厄泼赖”,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鲁迅则倡导“痛打落水狗”精神,批驳了他们的论点。作家们的文风也出现明显的歧异,有的是犀利泼辣的讽刺,有的是幽默诙谐的讥嘲,还有的却提倡平和冲淡的闲适,反映了语丝派作家的分化。1927年10月,《语丝》在北京被张作霖查禁,随后移往上海由鲁迅、柔石等先后编辑。这个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一部分语丝派作家参加了文坛瞩目的“革命文学”论争。1930年3月,《语丝》自动停刊,语丝派的活动亦告终止。

顾智敏,苏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73-457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3: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