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笠翁十种曲
释义
笠翁十种曲

清代传奇剧本集。李渔作。有原刻本和多种翻刻本流传。包括《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慎鸾交》、《巧团圆》、《奈何天》、《风筝误》、《玉搔头》、《意中缘》、《凰求凤》等10部传奇。

《笠翁十种曲》多是表现婚姻、爱情的喜剧、闹剧。《比目鱼》写书生谭楚玉爱慕女优刘藐姑,不惜卖身戏班,以身殉情。《风筝误》写韩世勋与詹淑娟相爱,虽几经曲折,然终成眷属。《蜃中楼》以元杂剧《柳毅传书》、《张生煮海》为本,歌颂了柳毅与洞庭女、张羽与东海女为争取爱情幸福而进行的斗争。其它如《凰求凤》、《怜香伴》、《意中缘》、《慎鸾交》也都肯定了青年男女相互怜慕的感情,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重封建教化,尚伦理节义,又是其明显不足。10种曲问世之后,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京都人士大噪”(郭传芳《慎鸾交·序》),“刻本无地无之”(李渔《答陈蕊仙》)。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中说:“十种曲之书,遍行坊间,即流入日本者亦多。德川时代之人,苟言及中国戏曲,无有不立举湖上笠翁者。”佐托利(汉名晁德莅)编著的《中国文化教程》(1879—1909年在上海出版),译收《慎鸾交》第20出、《风筝误》第6出、《奈何天》第2出。安博-于阿尔(汉名于雅尔)译《比目鱼》为法文,载于巴黎《亚洲杂志》1890年第136卷。1926年东京支那文学大观刊行会出的《支那文学大观》,亦收入宫原民平译的《风筝误》。

对《笠翁十种曲》,在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均有论述。台湾徐桂峰主编的《艺术大辞海》也为其立有专条。

王忠阁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40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