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诗品臆说
释义
诗品臆说

古典文学理论名著校点本。清人孙联奎著;孙昌熙、刘淦校点。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11月与《二十四诗品浅解》合刊,名《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齐鲁书社1980年8月再版。孙联奎,字星五,号梦塘居士,山东淄川人。生平事迹不详。所著《诗品臆说》对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作了较为详细的注解和颇为大胆的发挥。其体例为,每一品中,先从解题入手,然后逐句逐字予以解说,并作全文串讲,说明各段大意,分析全篇的组织结构,启承转合,使读者由识层次而把握全局。从中既可看到作者对《诗品》较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又能略见本人的文学观,因而具有自己的特色。首先,作者试图从总体上把握司空图论诗的精神实质。作者一方面指出司空图《诗品》的特点是:“昔钟嵘创作《诗品》志在沿流溯源,若司空《诗品》意主摹神取象。”(《自序》)同时指出,《诗品》从总体上看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结构。他指出:“总通编言,《雄浑》为《流动》之端,《流动》为《雄浑》之符。中间诸品则皆《雄浑》之所生,《流动》之所行也。不求其端而但期流动,其文与诗有不落空滑者几希。一篇文字,亦似小天地,人亦载要其端可矣。”(《流动》附注)因为作者考察了《诗品》的特点和思想体系,所以能较为正确地评论和解说原著。其次,诠释多样,时见新解。作者针对原著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解说方法予以诠释,或巧妙设喻以启人深思,或引证作品充实《诗品》单纯理论之不足,既可使读者明了司空图原著的论诗主旨所在,又可帮助读者具体运用《诗品》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诠释务求详尽,并做了注音与校勘工作。如释《超诣》篇“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句,说:“一本作‘远引莫至’,‘莫’字死,不如‘若’字活,二句一推一揽,文法甚妙。”虽然论据尚欠充分,但这种深掘细剖颇具启发意义。校点者在所作的《校点后记》中,对该书的特色和作者的文学观点作了详细的阐述。

旭初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2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