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陆圻
释义
陆圻1613—?

清初诗人。字丽京,又字景宣,号讲山。钱塘(浙江杭州)人。明末贡生。入清不仕。先隐于医,黄宗羲《感旧诗》说:“桑间隐迹怀孙爽,药笼偷生忆陆圻。浙西人物真难得,屈指犹云某在斯。”后因受庄廷案牵连被拘捕,幸赖友人相救,得免死。陆折耻于苟活,于康熙六年(1667)弃家出走,剃发披缁为僧,人莫知其所终,其子陆宣曾万里寻父不得。陆圻少时即与弟堦、培以文学名世,人称“三陆”。又常与同里丁澎、柴绍炳、毛先舒、孙治等唱和,是“西泠十子”之一,也是10人中成就最高的诗人。其诗早年“绮丽为宗,符采昭烂,云津龙跃,不厌才多”(柴绍炳《西泠十子诗选序》)。经历庄史狱后,诗多悲凉慷慨之音,如《释后携儿繁露晚发钱塘》:“作客新城道,登车挈汝来。可怜怀桔孝,幸免覆巢灾。人比圜扉长,天从远嶂开。莫愁江水落,明日送潮回。”陆圻文章在当时颇有名望。著有《威凤堂集》、《从同集》等。

徐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5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