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巧儿告状 |
释义 | 刘巧儿告状 现代歌剧剧本。11场。袁静著。哈尔滨东北书店1947年9月初版。列入“通俗文艺丛书”。刘巧儿是陕甘宁边区新型劳动妇女。幼年时曾由父母作主许配邻村赵柱儿,订有婚约。但从未见过面。地主王寿昌妄想娶刘巧儿作妻子,求刘媒婆做媒;巧儿的父亲刘彦贵听信媒婆谎言,贪图地主家的彩礼,骗巧儿同赵家退了婚,同时收了地主家的聘金,隔天就要娶亲。巧儿还被蒙在鼓里,她以为已同赵家退亲非常高兴,因为在上次劳模会上,她偷偷地爱上了劳模赵振华,满心希望能争取做一对模范夫妻。现在突然听说父亲将她许给地主王寿昌,犹如晴天霹雳,她急忙去求助于妇女主任李大婶。李大婶引她同赵柱儿见面,原来赵柱儿就是她心中爱着的赵振华。她大胆地向赵柱儿袒露了自己的爱情。李大婶将巧儿受骗经过告诉了赵柱儿,激起赵柱儿同变工队小伙子们的气愤,他们连夜到刘家把巧儿抢到赵家。刘彦贵被痛打一顿。他到区政府告状,区裁判员判赵家抢亲不合法律手续,因为两家已经退婚,刘巧儿应另行婚配。当地群众不服,纷纷向民主政府马专员写信,马专员亲自到赵家庄调查,组织干部群众讨论,指出封建包办婚姻的害处,从前刘巧儿同赵柱儿是父母包办婚姻,应当退婚,现在两人自愿定亲,应当同意成亲。区裁判员改判赵柱儿同刘巧儿婚约有效。判决受到广大群众拥护。1945年7、8月间,说书艺人韩起祥将它改编为陕北说书《刘巧团圆》,香港南洋书屋1947年10月初版。在人物性格的刻划和语言的运用上都有明显提高。建国后,又被改编为评剧《刘巧儿》,北京宝文堂书店初版,1953年9月出版第14版,深受群众欢迎,有较大影响。 萧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80-218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