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围城 |
释义 | 围城 现代长篇小说。钱钟书著。写于1945年至1946年间。初刊1946年2月至1947年1月上海《文艺复兴》杂志第1卷第2期至第2卷第6期。1947年5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初版出版单行本,列为“晨光文学丛书”之一。作品以讽刺和幽默的笔调,描写一群上层知识分子在生活、事业和爱情上的追求与失落。作者自称他所描写的是“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作品的男主人公方鸿渐是江南某地一个前清举人的儿子,在国内混到大学毕业后,在不幸夭折的未婚妻的父亲支持下,去欧洲留学。在欧洲留学的四年时间里,换了三所大学,既不钻研学问,却逛遍了伦敦、巴黎、柏林的花花世界,最后用钱买了一张“克莱登大学博士”的文凭,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乘海船归国。作品的相当一部分故事是在他归国的海船上发生。方鸿渐在船上先是结识孤傲的大家闺秀苏文纨,但两人始终无法融洽相处,于是方鸿渐又转向和同船的香港鲍小姐鬼混。回到上海后,方鸿渐重新和苏小姐交往,正欲逐渐共进“围城”之际,方却看上了苏的表妹唐晓芙;此事被苏文纨识破后,设法离间了方与唐。后来方鸿渐应聘来到湖南的三闾大学任教。在学校里,方鸿渐与李梅亭、顾尔谦、孙柔嘉等大学教师之间,发生了一场爱情纠葛,同时,不知不觉地被卷入校内个人恩怨和乡里狭隘观念的明争暗斗中,终于被诬告有“思想问题”而解聘。在学校任教期间,方鸿渐与孙柔嘉从相识到相爱,但方鸿渐对孙柔嘉其实并不了解,两人却勿忙订了婚。方被解聘后,孙的女性柔情成了方鸿渐治疗精神伤痛的良药,于是他们一起离开了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并且很快就结了婚。婚后,方在一家报社任职,孙在一间工厂工作,不久,因为方、孙两家老人的介入,妯娌之间的猜忌,加上双方性格的差异,缺点的坦露,小家庭内部风波迭起,终于导致感情破裂,最后以孙柔嘉离家出走为结局。作品所描写的虽然是一群上层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和爱情纠葛,但通过这些人物在归国海船上生活的描写,在上海的遭遇,以及抗战爆发后在后方小城里的矛盾与斗争,作品展现了沦陷后上海的骚乱和奢华,战时后方的凋零和腐败,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出当时中国生活的时代形象。作品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它以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为基础,吸取了近代西方文学细腻逼真的人物心理描写。在人物塑造上深刻而精致,着笔不多,形象生动。深刻生动的心理描写,机智幽默的揶揄嘲讽,丰富精辟的比喻,构成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发表后在国内文坛引起广泛的注意,纷纷撰文评述,还曾先后被译成英、法、俄、日、德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认为“《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作为讽刺文学,它令人想起象《儒林外史》那一类的著名中国古典小说,但它比它们优胜,因为它有统一的结构和更丰富的喜剧性。”英国学者大卫·霍克斯在《一部近代中国的经典》里称赞《围城》是“本世纪最优秀的中国小说之一”。 朴移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967-296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