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四郎探母
释义
四郎探母

近代皮黄剧本。全名《新著杨四郎探母全曲》。不分出。张二奎著。见李世忠辑《梨园集成》(光绪六年安徽竹友斋刻本)。该剧系流行于咸丰、同治间的演出脚本,取材于杨家将故事。主要剧情叙杨四郎(延辉)于金沙滩赴会时为辽兵所擒,化名木易,为萧太后招为驸马,与铁镜公主成婚,自此羁留辽国。15年后,辽将萧天佐在九龙飞虎峪摆下天门大阵,宋、辽两军对垒,杨母佘太君解粮至雁门关。杨四郎从韩昌启奏中得知,思母情切,欲前去探望。但因两国交战,关卡阻隔,难以逾越,遂向铁镜公主吐露真情,诉说身世,得公主同情。公主与之相约“一夜即返”,遂为盗令箭一支,使其得过关探母。四郎返回宋营与母、妻、弟、妹相见,黎明欲返,家人苦苦挽留。四郎以曾对天盟誓,不负公主,且有子留在辽邦,执意返回。不料事已泄漏,萧太后知其为杨家将,传令将其斩首。经铁镜公主再三请求方才得免。

据道光二十五年(1845)刊《都门纪略》记载,著名须生张二奎工此剧。傅惜华《皮黄剧本作者草目》谓此剧为张二奎所撰。齐如山《京剧之变迁》谓当时四喜班演出全本《雁门关》,极为叫座,张二奎欲排此剧,恐人谓其偷演,故摘取其中一段,另起炉灶,改编为《探母回令》。《雁》剧中流落辽邦者为杨八郎,夫人为碧莲公主。此剧将八郎改为四郎,并将韩昌夫人铁镜公主移作四郎夫人。

该剧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是一出唱功重头戏,唱腔优美,人物的思想感情也细腻真切。故百余年来,极为盛行,诸多京剧名角均工此剧,有数十种唱片传世。其中《坐宫》一场常单演,最为著名。脚本亦有多种刊本行世。川剧、秦腔、赣剧、滇剧、汉剧、湘剧、晋剧、同州梆子、河北梆子等诸多剧种皆有移植剧目。解放后对该剧进行过批判,并曾禁演。新时期该剧又颇为风行。

梁淑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54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2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