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英雄2 |
释义 | 小英雄2 现代儿童剧集。许幸之著。 上海光明书局1939年11月初版。列入“光明戏剧丛书”。收舒湮《光明戏剧丛书总序》、作者《序》及儿童独幕剧4篇:《七夕》(又名《大板井》)、《小英雄》、《最后一课》(1936年9月9日作于上海)、《古庙钟声》(1936年10月23日作)。附录作者《论抗战中的儿童戏剧》。《七夕》描写一对苦难中的青年男女。毛狗是鞋铺学徒,受尽欺凌;阿金是保卫团队长家的童养媳,整天守着一个又小又丑又傻的痨病鬼,还天天受恶婆婆的打骂。七夕之夜,他俩在井栏边谈着牛郎织女星,充满着爱情和幸福的憧憬;日本兵快要打到城里了,鞋铺老板刘汉甘心认贼作父,在大板井里投下毒药,勾引保卫团队长的老婆杀死丈夫,卷款潜逃。毛狗和阿金企图阻止他们的罪行而受伤,但他俩坚决护住井栏,不让乡亲受害。《小英雄》写海边一个小渔夫的故事。汉奸黑衣狗强逼小渔夫去炸沉一艘装米的船,在哨兵教育下,他冒死去炸掉装满鸦片的强盗船,最后不幸牺牲。《古庙钟声》描写一群在战争中失去父母家庭的孤儿,他们自己组织起来,学习、生产,最后消灭了一小股敌人的故事。《最后一课》写教师、学生奋起反抗迫害的故事。1936年春天,冀东敌占区小学刘老师被冀东“自治政府教育厅”强令在24小时内离境,刘老师为学生上完最后一课,被宪兵抓走,同学们纷纷抗议,撕毁“教育厅”发下的新课本。 萧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66-36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