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流沙河诗集 |
释义 | 流沙河诗集 当代诗集。流沙河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2月初版。卷首有《流沙河自传》。本集是作者各个时期诗歌创作的结集,刻下了他艺术生命的年轮,记录了他生活的脚步和时代的风貌。集内收诗152首,基本上按写作时间先后排列。 第一首《告别》写于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从第二首《寄黄河》到《宝鸡旅次题壁》共80首,创作于1955年至1957年,大都以欢快的笔调歌颂新中国的新生活、新气象。其中从《告别》到《我栽了一株白杨》计23首收入诗集《农村夜曲》(见该条),从《小院的夏天》到《笔的故事》计43首收入《告别星火》(见该条)。这些诗收入本集时有的在标题或诗句排列上略有改动。此外的15首诗第一次入集,有的开始触及生活的复杂性和某些消极面,如《眼睛》、《困惑》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散文诗《草木篇》(见该条)。 从《寻访》到《故园九咏》计24首写于1964年至70年代中期,记录了作者被错划“右派”后的坎坷生活历程和在痛苦中挣扎的心灵轨迹,表现了患难生活中作者与妻儿之间的动人感情。《情诗六首》中,作者称颂自己的恋人是洁白的“雪花”,是“一朵雪白的荷花”,为自己在“弯弯曲曲”的人生道路上与她“相逢”而深感庆幸。《七夕结婚》抒写他们“云暗星迷风送凉”、“一盏油灯做花烛”、“悲酸万种此夕化为糖”的凄凉而甜蜜的新婚之夜。《唤儿起床》写作者清晨呼唤8岁的儿子起床干活、帮爸爸钉包装箱以养家糊口的凄苦情景。《故园九咏》系脍灸人口的名篇,其中《我家》、《中秋》摄出一个贫贱家庭凄凉生活的缩影,《芳邻》、《乞丐》和《焚书》表现了荒诞年代里的人情世态和作者的苦闷,《哄小儿》通过作者让小儿把自己当马骑并用鞭子抽打的动人描写表达了对儿子的负罪心情。这6首诗曾以《故园六咏》为题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 从《常林钻石》到卷末《一个知识分子赞美你》计47首写于1978年至1981年。其中,《梅花恋》、《孤立颂》、《老人与海》歌颂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格;《带血的啼鹃》、《只有她无声》、《哭》抒写对张志新烈士的崇敬之情;《一张糊墙的报纸》、《归来》、《重逢》、《书魂入我梦》、《文学讲习所旧址》等篇表现了作者在十年浩劫中的遭遇和复归文坛后怅惘而欢悦的复杂心态;《草木新篇》、《草木余篇》均为托物咏志的新作。《太阳》和《妻颂》两篇抒情长诗受到广泛好评,前者揭示出太阳在茫茫宇宙中既伟大又渺小的深邃哲理,后者赞颂作者妻子的美好神态和纯洁、高尚的心灵。 该集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1979—1982)全国优秀新诗(诗集)1等奖。 何火任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14-511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