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志怪小说
释义
志怪小说

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种。最早发源于神话传说。《庄子·逍遥游》中首次提到“志怪”一词:“齐谐者,志怪者也。”随着神话的逐渐历史化,志怪与史、地类书籍发生了密切关系,先秦时代出现的《汲冢琐语》和《山海经》便是志怪小说最早的雏形。汉代的志怪小说或本《山海经》而情节有所发展,如《括地图》、《神异经》等,或将历史和幻想杂揉在一起,充满了神仙家言,如《汉武故事》等。然而多数作品不见汉人记载,当属于后人的伪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志怪小说的成熟和鼎盛时期,由于道教和佛教的流行,记载神鬼怪异之事的书籍骤增,可考的有八九十种。有的直接以“志怪”命名,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孔氏志怪》等。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大致上可以分为3类,一类是地理博物体志怪,以张华的《博物志》为代表;一类是杂史杂传体志怪,以王嘉的《拾遗记》为代表;还有一类是杂记体志怪,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其中以《搜神记》成就最高,某些篇目如《董永》、《韩凭妻》、《吴王小女》等已经接近正式的小说。唐代刘知几在《史通·杂述篇》中,将六朝志怪小说视为史部的一个支流,归入杂记类。至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丙部《九流绪论》,才正式类定为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对于后代小说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它直接孕育了唐代传奇小说,另外宋话本中的灵怪、烟粉、神仙、妖术诸类,明清章回小说中的神魔小说,也受到志怪小说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从史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就是从志怪小说开始的。然而六朝志怪毕竟还未发展到完全成熟的短篇小说的水平,绝大多数作品还处在粗陈梗概的阶段,小说的作者也尚未把著述当作自觉的文学创作,所以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只能属于小说的初级阶段。唐以后志怪小说呈衰落的趋势,虽然有宋人洪迈的《夷坚志》等大部头的集子,但艺术上并无进展。直到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问世,以传奇法写志怪,才把志怪小说的创作推到了 一个新高度,登上了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顶峰。

王小舒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623-262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