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流沙河
释义
流沙河1931—

当代诗人。本名余勋坦。祖籍四川省金堂县(今属成都),生于成都市。出身地主家庭。1938年起在金堂县城读小学和初中。1947年春入成都中学读高中,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大量阅读进步文学作品。1948年秋在成都《西方日报》副刊上发表第一篇模仿性的短篇小说《折扣》。1949年春在成都《青年文艺》、《新民报》等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街头巷尾》等以及诗和杂文多篇。同年秋考入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1950年回金堂县工作。后到小学任教。在《川西日报》副刊上发表作品,引起该刊主编、作家西戎的注意,约他去报社工作。1952年加入青年团。不久调四川省文联任创作员。1953年至1954年去农村体验生活。后回省文联任《四川群众》编辑,发表《窗》等短篇小说。1955年发表的诗《寄黄河》和组诗《在一个社里》均获好评。1956年春赴北京出席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列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之后到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第三期学习。同年出版诗集《农村夜曲》和短篇小说集《窗》。这年秋天在从北京回四川的列车上创作了散文诗《草木篇》,发表于1957年1月《星星》创刊号上。他参加该刊编辑工作。1957年出版诗集《告别火星》。《草木篇》问世不久即受到猛烈批判,他因此被错划“右派”,开始了漫长的痛苦历程。1966年春被押解回金堂县监督劳动。他在故乡劳动12年,前6年拉大锯,后6年钉包装箱。这期间他偷偷写了《情诗六首》、《故园九咏》两组小诗和《唤儿起床》、《故乡吟》等几首小诗。1978年5月他被宣布“摘帽”,调金堂县文化馆工作。沉默22年后,于1979年4月首次在《诗刊》上发表《诗二首》,7月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诗《梅花恋》。同年9月他及《草木篇》均获平反,10月调回四川省文联任《星星》编辑。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新时期他在坚持诗歌创作的同时,兼事台湾诗人诗作研究。出版有诗集《流沙河诗集》(1982年)、《游踪》(1983年)、《故园别》(1983年),评论集《台湾诗人十二家》(1983年),创作谈《写诗十二讲》(1985年)、《隔海说诗》(1985年)、《十二象》(1987年),以及纪实性散文集《锯齿啮痕录》(1988年)等。他的《故园六咏》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流沙河诗集》获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1等奖。

何火任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1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