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痴人说梦记 |
释义 | 痴人说梦记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30回。旅生著。初刊于光绪三十年一月至三十一年六月(1904年2月至1905年7月)《绣像小说》杂志(上海)第19期至第54期。1984年3月广雅出版有限公司(台北)收入“晚清小说大系”丛书。有插图60幅,即每回2幅。 《痴人说梦记》是以清末戊戌变法和革命党人活动为历史背景的小说。全书以一老者梦游异域为始,以另一老者梦见中国大变终结,故名《痴人说梦记》。书叙贾希仙、宁孙谋(影射康有为)、魏淡然(影射梁启超)3青年,同在武昌府兴国州强西教会学堂读书,因不满于洋人的奴隶教育,背着学校和家长出走,拟赴上海读书。船至镇江,贾希仙利用停船卸货之机,独自上岸洗澡,至船开而不见回船。宁孙谋和魏淡然不得已,也下船寻访,却毫无踪迹。因在某酒楼看到了一首题壁诗,以致结识了瓜州豪士陈契辛,并分别与契辛之妹陈慕隐、陈缀线结为伉俪。从此2人住在瓜州岳家用功,以迎乡试。宁孙谋并写成了《新法删经》一书(隐射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刊布行世,一鸣惊人。后来宁孙谋连中举人、进士,魏淡然也举人及第。于是宁孙谋便联络同志,连上变法条陈,受到皇帝宠信。然而顽固势力群起围攻,变法很快流产,朝廷通缉维新人物。宁孙谋经由日本而流亡英国。魏淡然则逃至日本横滨,创办报纸(隐射《新民丛报》),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与此同时,贾希仙却走了一条完全不同而又非常曲折的道路。原来贾希仙在镇江上岸之后,因被一个旗人流氓纠缠讹诈,以致误了开船时间。他误以为宁孙谋和魏淡然已经直达上海,因而搭乘另一航船追赶,结果是阴错阳差,彼此失散。贾希仙流落在上海城隍庙以拆字为生,偶然遇到了魏淡然的叔父、上海海关翻译魏子奇,得其资助并推荐,才南下入广东肇庆瑞溪师范学堂半教半读。不料偶然在一酒楼上题诗,被官府逮捕,押送广州治罪,半路上又被一伙强人截获。原来这伙强人有5个首领,即东方仲亮、卢大圜、邝开智、欧孟核、宫侠夫,大多为失意书生,专门与官府作对。于是推举贾希仙为头,图谋夺取广州,结果失败。6人在广东难以存身,逃亡日本东京。却又落入中国驻日公使吴醉穆的陷阱,几乎丧命。获释后前往美国,不料船上机器发生故障,6人漂流至仙人岛。该岛珍宝俯拾皆是,而粮食奇缺。于是自造木船,带了许多珍宝,离开该岛。路上又遇毛人岛,同样钻石满地。贾希仙和宫侠夫上岛拾取钻石,突被一巨大老鹰抓去,弃于不知名的海滩,幸遇美国轮船而获救。2人在美经商数年,复至日本,不但见到了老同学魏淡然和东方仲亮等4同志,而且结识了革命党人黎浪夫(影射孙中山),自然无限欢喜。但因彼此的政治主张不同,只好分道扬镳。魏淡然依然办他的报纸。黎浪夫发动了湖北起义,以失败告终。惟独贾希仙带领同志,重新返回仙人岛,推翻了顽固岛主大主教,推举贾希仙为新岛主,实行议院民主制。并且开办学堂,开垦荒地,兴办工厂,开采矿产,修筑城市,开展对外贸易,使该岛焕然一新,成为人人幸福的世外桃源。围绕以上主要情节,作品还穿插了几个小故事:陈慕隐、陈缀线女扮男装,北上为夫报仇不果,陈缀线在济南死于非命;登州渔民为抗缴苛捐杂税而逃亡海上,随贾希仙到了仙人岛;以及庚子事变和反美华工禁约运动等。 本书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曲折地反映了清末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革命活动,以及义和团运动、庚子事变、反美华工禁约运动等重大的历史事件,同时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国家危机的忧虑,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晚清“政治小说”中较好的一部。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8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