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痛史
释义
痛史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27回。我佛山人(吴趼人)著。初刊于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十五日至三十一年十二月(1903年10月5日至1906年1月)《新小说》杂志(日本横滨·上海)第8号至第24号,不完。宣统三年(1911)广智书局(上海)出版单行本。主要翻印本有:1938年风雨书屋(上海)“海角遗编”丛书本、1956年文化出版社(上海)本(由章苔深标点并注释)、1981年11月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标点本、1984年3月广雅出版有限公司(台北)“晚清小说大系”丛书本、1988年6月花城出版社(广州)“我佛山人作品选本”丛书本(由王俊年标点并撰《前言》)等。

《痛史》是以元灭南宋的惨痛历史为题材的作品,故有是名。故事从南宋第六代皇帝度宗咸淳七年(即元世祖至元八年)写起,至南宋遗臣遗民起兵抗元为止,历时大约10年左右。书叙宋度宗尽忘祖辱都迁之耻,苟安于南宋小朝廷,“一味荒淫酒色,拱手权奸”。以致汉奸宰相贾似道独揽朝政,与太监总管巫忠狼狈为奸,忠臣良将不能重用,忠言良策难以上达。与此同时,蒙古人早已灭辽灭金,统一了辽阔的北方,完善了行政机构,制定了礼仪法规,并正式建国号为“元”,定燕京为“中都”。于是元世祖忽必烈兵分东、西、中三路,大举向南侵犯,使南宋的版图越来越小。贾似道一方面与元军暗中勾结,一方面对宋度宗封锁军情,从而使南宋危如累卵,宋度宗却还蒙在鼓里。直到元军已下常州,宋度宗方才偶然得悉真情,以致惊悸而病,不久驾崩。于是由4岁的皇子赵㬎继位,改元德祐,是为恭宗。由于皇帝年幼,由太皇太后谢氏垂帘听政。根据度宗临终遗诏,贾似道被命出御元军。贾见时机成熟,便向元军元帅伯颜请求投降。不料伯颜鄙薄贾似道卖国求荣,竟然严词拒绝。贾似道走投无路,逃到扬州。朝廷将他革职发配,在押解途中死于非命。南宋虽然铲除了贾似道这个里通外国的汉奸,但为时已晚,大势已去,不到两年,元军已经兵临临安城下。文天祥力争议和,被软禁于元营,幸而不久脱逃。皇帝赵㬎、太皇太后谢氏、皇太后全氏被俘,受尽了凌辱虐待。在此后的5年中,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忠臣虽前后拥立度宗之子赵昰、赵昺为帝,并尽了最大努力以抗元,但狂澜既倒,难以挽回。最后陆秀夫抱赵昺在崖山投海而死,张世杰跳海殉国,文天祥被俘殉节,南宋彻底灭亡。然而南宋的遗臣遗民,并不甘心于亡国奴的生活。他们以浙江仙霞岭为根据地,暗中串连,约时起义,一度收复了浙江的嘉兴、杭州、礼贤,山东的济南、益都,广东的广州、惠州等地。忽必烈派兵平叛,首先攻克济南、益都,继而围攻仙霞岭。正当两军难解难分之际,故事中断。

吴趼人本着“借古鉴今”的宗旨,以类似于晚清现状的南宋灭亡史为题材,揭露了南宋最高统治者的昏庸腐败,鞭笞了贾似道、留梦炎、巫忠、张弘范等卖国贼的无耻行径,讴歌了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谢枋得、岳忠、金奎、胡仇、狄琪等爱国者的高风亮节,描绘了亡国奴的悲惨命运,借以唤醒晚清的同胞,奋起挽救祖国的危亡。在艺术上则既不违背历史的真实,又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因此“在晚清的讲史中,这是最好的一部,无论是内容上抑是技术上,都有很好成就”(阿英《晚清小说史》)。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23-582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