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的一日》出版 |
释义 | 《中国的一日》出版 现代文学现象。1936年5月初,邹韬奋仿高尔基发起编写《世界的一日》例,倡议编印《中国的一日》。随后由王统照、沈兹九、金仲华、邹韬奋、茅盾(主编)等人组成编委会,并以5月21日人们的生活为内容,向社会各界人士发起征文。1个月后,编委会收到3千余篇数百万字的稿件。应征作者包括学生、教员、商人、店员、公务员、农民、兵士、警察等各阶层人员,其中大多没有从事过文学创作。应征作品形式有短篇小说、小品文、日记、信札、游记、速写等,尤以报告文学为多。本着所叙事“须有社会意义”、顾及地域性等原则,编委会从来稿中选定近5百篇作品。又请张仲实、孔另境等人编了《全国鸟瞰》、《一日间的报纸》、《一日间的娱乐》等编,反映这一日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新闻等方面的情况,1936年9月15日,80万字的《中国的一日》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该书以横断面的形式,展现出“一面固然是荒淫与无耻,然而又一面是严肃的工作”(茅盾《关于编辑的经过》)的中国实况。 顾智敏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87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