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唐文治
释义
唐文治1865—1954

近代作家。字蔚芝,号茹经。江苏太仓人。年甫6岁,母令入塾读书,凡逃学及“课不熟”,即“严责之”(唐文治《先妣胡太夫人事略》)。光绪六年(1880)补博士弟子员。八年(1882)举于乡。次年,入都应礼部试。十一年(1885)肄业于江阴南菁讲舍研讨经史。十八年(1892)赴京会试,中进士,授职农部。二十年(1894)日人起衅,夺我旅顺,“文治气愤填膺,条陈八事,上诸当道”(《顾廷一先生墓志铭》)。二十六年(1900)奉旨往日本考察。二十八年(1902)偕陶大钧观察出使英国。二十九年(1903)由外务部郎中,荐升商务部右丞。三十二年(1906)补授商部左侍郎,奉令暂署农工商部尚书。同年母丧南归。其后转而致力于教育,先后任上海南洋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长等职。

唐氏曾向张裕钊、吴汝纶学桐城文法。又曾见曾国藩朗读王安石《许主簿墓志铭》,颇受启发,故其课徒朗读古文,称为“唐调”。吴汝纶门人贺涛亦善朗读古文,称为“贺调”。时有“南唐北贺”之称。唐氏曾注《十三经》,为我国注《十三经》最后一人。其论文以感人心致天下和平之道为宗旨。著有《茹经堂文集》6卷、《茹经堂文集二编》9卷。

牛仰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01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