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彭诒孙
释义
彭诒孙1864—1921

近代出版家。字翼仲,又字子嘉。吴县(今属江苏)人。出身于显宦之家,其祖父彭蕴章作过文渊阁、武英殿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领班,其父彭祖贤官至湖北巡抚。彭诒孙也曾七应科举试,做过通判之类的小官。庚子事变时,被陷于京城,“卖过白面,自己赶车拉过水,扛过面口袋,还在果子巷摆过挂货摊子”,“看够了官场的恶习”(彭诒孙《京话日报》205号《诉委曲》),受尽了列强的欺凌,且痛心于北京的报纸“都是外国人所开”(彭诒孙《京话日报》165号《答锦州赵礼南先生来函并谢曾孟二公》)的局面。于是毅然弃官卖产,毕生从事报刊工作,以期“争回这说话的权柄”(同上)。

彭诒孙前后在北京创办过3种报刊,即《启蒙画报》半月刊(1902年6月创刊)、《京话日报》(1904年8月创刊)和《中华报》(日报,1904年12月创刊)。《启蒙画报》是北京最早的图文并茂期刊之一,上图下文,以介绍京都建置、民风民俗、皇宫生活以及蒸汽机、世界人种、世界地理等科学常识为内容。因而“一纸风行,销售甚广”(《大公报》1902年9月13日《中外近事》)。《中华报》以官绅为读者对象,故以政治新闻和西洋科学文化知识为内容,并用文言写作,于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十二日(1906年9月29日)被清政府封禁。《京话日报》以广大民众为读者对象,因而使用北京方言。其内容除了刊登新闻和演说,以抨击时政,为民请命之外,还辟有时事新歌、小说、讲书等栏,专登各种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尤以“京味小说”最为突出,连载不下几十种。因而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发行量达一万五千余份,被誉为“北京报界之享大名者,要推《京话》为第一”(1907年11月26日《大公报》语)。以致引起清廷忌恨,与《中华报》一起被封禁,彭诒孙也被发配充军。北京“市民去送者数千人,赠送程仪无算”(《新闻学集》第6册),足见其深得民心。民国成立后,彭诒孙获释回京,立即将《京话日报》复刊,旋又被袁世凯政府所封禁。袁死后再次复刊,直到去世为止。可谓“呕心挖肝的苦办报”(彭诒孙《京话日报》241号“演说”),死而后已。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64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5: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