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命命鸟 |
释义 | 命命鸟 现代短篇小说。许地山著。初载1921年1月《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后收入1925年1月商务印书馆版《缀网劳蛛》。作品以缅甸仰光为背景,描写一对倾心相爱的青年双双殉情的故事。世家子弟加陵和俳优之女敏明同在佛教青年会法轮学校上学,他们冲破封建的门第等级界限和世俗之见,真诚相爱。加陵的父亲笃信佛教,希望儿子将来出家为沙门。敏明的父亲则相信蛊师,以加陵与敏明生肖不合而要将他们拆散。由于爱情为家长所阻难,敏明在神情恍惚中进入梦幻境界,看到自己和加陵是天国佛光中一对美丽的“命命鸟”,同时也窥见了尘世儿女之情的短暂和虚伪。在涅槃节前的月夜,一对情人来到绿绮湖畔向诸佛祈祷,誓不再留恋尘世受无量苦楚,而愿转生极乐国土。于是,一对恋人怀着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限神往,从容不迫地携手走入湖中而殉情。小说委婉动人地描绘了主人公纯洁缠绵的爱情,曲折地表现了“五四”时代青年对恋爱自由的热烈追求。作者对他们的不幸寄予了深挚的同情,对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予以否定和批判。但是,由于作者受佛教经义的影响,作品的结局却使青年爱侣对现实的抗争转化为对尘世的解脱和对涅槃境界的向往,从而宣扬了“涅槃归真”的消极思想,削弱了社会批判力量。茅盾曾评论说,本篇和作者同一时期所作的《商人妇》、《换巢鸾凤》,“都是穿了恋爱的外衣而表示了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作品把现实性的社会背景和梦幻中奇特的天国图景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即体现了“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具有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故事在佛国仰光展开,作者以清新澄澈、幽婉雅丽的笔触描写了瑞大光塔的金光彩云,绿绮湖上的月色萤光,以及佛教盛行之地的种种风习人情,具有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显示了作家艺术风格的独特性。 陈寿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79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