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上京杂咏十首
释义
上京杂咏十首

元诗作品。萨都剌作。又题《上京杂韵十首》。这10首诗又以5首为一组,分题为《上京杂咏》和《上京即事》。(参见《雁门集》)10首诗皆作于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六月。 一说是元统二年萨都剌赴上京迎接马祖常时所作。元代皇室每年六月都要前往上京(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避暑,届时举行一些官庭礼仪。作者以其亲身所历,写下了这10首七言绝句,不仅记录了上都的宫庭礼仪,而且描绘了塞外的自然风光和民情习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如其中第3首“凉殿参差翡翠光,朱衣华帽宴亲王。红帘高卷香风起,十六天魔舞袖长。”形象地描写了元代王公贵族在上京举行诈马宴的盛况。第5首:“大野连山沙作堆,白沙平处见楼台。行人禁地避芳草,尽向曲阑斜路来。”描绘了塞外独特的风光和游牧民族的习俗。而第8首则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这些诗自然清新又婉丽俊逸,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风格、手法,较之唐代边塞诗,都给人以面目全新的感觉。

石晓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66-26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