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审判前的较量
释义
审判前的较量

当代报告文学。万国儒、刘中枢著。原载《新港》1980年第10期。群众出版社1981年5月出版单行本。1979年11月25日凌晨3时35分,“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72名职工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735万元。事故发生后,天津市劳动局副局长潘长有做为负责人之一,组成联合调查组,怀着与海洋局合作,实事求是,从事故中汲取教训,防止这类悲剧重演的真诚愿望,来到海洋局,对事故进行详细调查。可是没想到,等待潘长有他们的,不仅是钻井船翻沉的复杂技术问题,还有一场调查和反调查的斗争。海洋局在部长和副总理的支持下,以高压手段掩盖事故真相,封住职工,特别是死难者家属的嘴,强行统一“三点看法”,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致使调查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工作阻力重重,难以进展。潘长有等本着捍卫真理,为人民负责的原则,顶住重重压力,深入调查研究,终于查清了事实真相:石油部领导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尊重科学,不重视安全生产,不重视职工意见和历史教训,是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1980年9月2日,事故责任者做为被告被推上审判台,受审判刑。该篇就是描写潘长有调查组同这些被告,同石油部某些领导人反复交锋,在审判前的一场较量。

刘建冬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99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