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三罗
释义
三罗

指晚唐诗人罗邺及其同宗罗隐、罗虬。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10:“罗虬辞藻富赡,与宗人隐、邺齐名,咸通乾符中,时号‘三罗’。”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条下亦云:“邺,馀杭人也。邺尤长律诗,时宗人隐、虬、俱以声格著称,遂齐名,号‘三罗’。”《唐才子传》并分别评价3人在诗歌方面的成就,说“隐雄丽而坦率,邺清致而联绵,虬则区区而已。”三罗虽然齐名并称,但应以罗隐(昭谏)的成就为最大。他的讽刺文学作品,包括讽刺诗和讽刺散文,在晚唐文学中放射出特殊的光彩。清人李慈铭评价说:“昭谏诗格虽未醇雅,然峭直可喜,晚唐中之铮铮者。文亦崭然有气骨,如其诗与人也。”(《越缦堂读书录》卷8)

韩小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37:14